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左建平
荣获2023年“首都劳动奖章”
左建平,男,中共党员,教授、博导,现任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采矿岩石力学分会理事长、中国煤炭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布朗大学等学习交流。2022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20-2022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曾获首届国际岩石力学学会科学成就奖(2020)、北京卓越青年科学家(2019)、首届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2017)、教育部青年长江(2017)、国家自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6)、国家青年拔尖人才(2015)、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10)和全国百篇优博(2009)等。
坚持学习 积极进取
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左建平同志高度重视加强理论学习,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按照组织安排,先后参加了中组部组织的“青年拔尖人才研修班”、教育部组织的“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培训示范班”(井冈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的“安全监管监测学院师资培训班”、 教育部人事司组织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研修班”(延安)等,学习强国积分62000分。

左建平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的重要指示。给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上“我和我的祖国”党课;给全院教师干部讲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重要讲话》党史学习系列党课;给博士生和青年教师讲授教学观摩课。多年的努力学习,不懈奋斗,不断地提升教学和科研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学术科研和教书育人水平。
履行共产党员职责,积极参加志愿者公益活动,对于从事的任何工作,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全情投入,为国家能源事业的发展及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左建平同志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和校党委的精神,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的建设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学院领导班子,积极奉献,始终坚持“教学立院、科研强院、人才兴院、服务养院”的总体思路,积极带领全院教师落实各项工作计划;全院师生秉承“五育”并举的全方位综合培养模式,为学校和学院的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积极贡献!
重视教学工作,大力提升教学质量,以“双导并驱”为抓手,落实协同育人,学院学科发展良好,本科教学工作有明显起色,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在学科评估中获佳绩,连续四年荣获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二等奖,学院现有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1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2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1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1门课程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课程获得国家级一流虚拟仿真课程、1门课程获得国家级一流线上线下课程;3个项目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学院科研创新氛围浓厚,科研创新环境优越,科研团队主动做好示范引领作用,1个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个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个项目获国际发明奖,1人获ISRM会士荣誉称号, 1人获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 1人获国家青年拔尖人才,1人获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6人次获“中国高被引学者”,3人入选“2022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学院关心关爱教师,注重青年教师发展,每年春节组织院班子、系领导看望学院退休教师和老领导,向他们汇报学院工作和成果,送去新春祝福,听取意见建议,促进学院发展。2022年两次疫情封控期间全程入住教学区,带头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在分管校领导的带领下到中建一局、北京住总集团等14家单位访企拓岗,加强合作交流,拓宽学生实习和就业渠道,学院获得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红旗团委、挑战杯学院、资助工作一等奖等荣誉。“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斩获全国铜奖1项,“力行践悟”志愿服务团获评2022全国大学生300支科技示范服务团队。学院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职业理想,强化职业责任,严守职业纪律,优化职业作风,提高师德水平。学院近几年多人获国家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煤炭行业教学名师、首都最美志愿者等称号。

左建平同志热心教学,深知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也是心智的付出。授课时严谨教学,业余时积极主动,用爱心架起跟学生沟通的桥梁。教学中他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方法,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和采矿工程背景为学生授课,深受学生好评。他扎根一线,工作17年以来,他年均授课近150学时、3.7门课(其中两门本科生);累计给本科生授课1650学时和研究生授课883学时(63门次),授课学生超2500多人。
负责或参与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育部材料力学课程虚拟教研室等教改20项,荣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全国煤炭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共5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培养毕业学生91人(其中博士生11人、硕士生43人、本科生33人、博士后4人);指导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28 人和本科生12 人,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亚洲岩石力学大会知识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和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等多人次获得个人和团体奖,为煤炭行业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

作为工程力学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左建平协同力学系教师建设的《巷道开挖及支护工程力学分析虚拟仿真实验》获国家一流虚拟仿真课程(第一、2023)、主讲的《工程力学B2》获批北京市优质重点课程(第一,2022),主讲的《断裂与损伤力学基础》获校级课程思政课一等奖(第一、2022),主讲的《工程力学A2》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第二,2019),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第二,2020)和首批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第二,2021),参与建设的《材料力学课程虚拟教研室》获批教育部第二批教研室建设试点(第三,2022)。获首届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学名师(2017)、北京青年五四奖章(2016)、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2014) 、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2014)、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2013)等荣誉。
深入现场 潜心科研
为煤炭安全开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近年来左建平教授一直从事深部矿山岩体力学、采矿岩石力学与岩层控制方面基础理论和现场应用研究,积极把力学的基础理论与采矿工程应用结合起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与煤炭企业合作等科研课题30余项。


针对深部煤炭资源开发,揭示了深部岩层宏细观破断机理及覆岩关键层的动态演化规律,建立了深部煤岩非线性破坏理论模型,获首届国际岩石力学学会科学成就奖(2020);提出了岩层移动“类双曲线”模型,这是关键层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开发了深部采矿MDDA软件;提出了深部巷道等强支护理论及大断面松软破碎巷道全空间协同支护技术,在淮南、潞安、开滦和晋煤等32个煤矿得到工程应用,节省了费用。发表论文200余篇,SCI/EI检索175篇,国内外他引近6500多次;出版中英文专著7部,授权专利和软著63项;获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